第1699章 調令
“大鍋飯不錯,料足味美,將領和士兵坐在一起,吃同樣一鍋飯,距離拉近了,感情加深了,凝聚力提高了。
這也與魏將吳起、武穆嶽飛與將士同吃同住之所為不謀而合。
記下來,日後,其他軍營也可效仿,不止是形式,關鍵還在於由上至下,包括統帥在內,身體力行,同吃大鍋飯。
”
張經一行吃完大鍋飯後,張經對大鍋飯簡單的點評了兩句,提醒書記官記錄,日後推廣。
吃完大鍋飯後,張經一行便起身辭行。
夕陽西下,鳥雀歸巢,朱平安佇立在轅門口,拱手恭送張經一行回返。
“火器的戰爭潛力,確實值得挖掘,不過火器運用之道,事關將士生死、戎之大局,子厚你還需慎重再慎重、思量再思量,三思而後行。
”
張經臨走前再次對朱平安說道,今日巡視浙軍大營,無論是浙軍養豬種菜、軍營紀律,還是將士操練、思想教育,他總體上還是很滿意的,不過對朱平安倚重火器的戰術態度依然心存疑慮和擔憂,不能放心。
魏國公忍不住在一旁給朱平安頻頻使眼色,賢侄啊賢侄,多明顯啊,總督大人話裡話外,明顯就是對你倚重火器的戰術不滿意嘛,你就表個態認個錯,表示以後慎重運用火器,有限使用火器,不就完了嗎。
不過,魏國公明顯媚眼拋給瞎子了。
朱平安對魏國公的眼神視而不見,拱起雙手,一臉認真的向張經回道:“總督大人的教誨,平安牢記於心。
還請總督大人放心,平安不會把將士生死、戎之大局當做兒戲的。
戰術是戰爭的手段,戰術的最終目的減少流血犧牲取得勝利,火器運用之道亦然,平安不會本末倒置的。
”
張經盯著朱平安看了數秒,才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面無表情道,“伱心中有數就好。
”
魏國公見狀,不由扼腕長歎。
其實,朱平安又怎麽會聽不出張經的意思呢,又豈會不明白魏國公的眼色呢,但是自己的火器運用之道是必須堅持的,這是自己這個時空蝴蝶最想煽動的蝴蝶效應。
雖然自己來自於現代,有數百年的歷史經驗積澱,但是領兵打仗,隻有這些遠遠不夠,還跟本人的天賦息息相關,在行兵布陣的武略、捕捉戰機的嗅覺、臨陣決斷的果斷、所向披靡的武勇等方面,自己不如這個年代的很多人,張經、胡宗憲、戚繼光、俞大猷、唐順之、譚綸、湯克寬、盧鏜李天寵等等,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比自己能打,甚至很多人都能吊打自己。
但是,這些比自己厲害多的牛人,一直用了十多年的時間,直到嘉靖四十五年,才基本肅清了倭患。
在冷兵器戰場上,多自己一個不多,少自己一個不少,自己帶領兩千浙軍,改變不了抗倭大局。
可是,如果說火器,那自己可就得叉起腰來了。
毫不誇張的說,對火器的理解,對火器的戰法,對火器的運用等等,這個年代,無論大明,還是歐羅巴、不列顛諸國,沒有誰能超過自己。
雖然自己對火器的理解和運用,在現代也就是弟弟,但是在這個年代,絕對是先知級別的了。
火器對冷兵器,絕對是降維打擊,潛力巨大。
當年鴉片戰爭時,英國以四十七艘艦船、四千陸軍就打的四億多人口的清政府割地賠款求和,可見一斑。
自己帶領全副火器的兩千浙軍,以遠超這個年代的火器運用之道,加入抗倭之戰,朱平安有信心打出一番成績,淋漓盡緻的展現火器的戰爭潛力,影響這個年代明軍對火器的態度,進而改變抗倭大局,提早肅清倭患。
另外,當前是冷兵器向熱兵器過渡的關鍵時代,把握住了機會,種花家就能龍騰四海,國運連綿,把握不住機會,落後就要挨打的悲劇就會重演。
所以,為了自己,為了大明沿海百姓,為了種花家,自己都必須堅持火器之道,這不僅是自己的機會,也是種花家逆天改命的一個機會。
朱平安目光堅定,毫不妥協。
張經看了朱平安一眼,翻身上馬,其他人也都跟著翻身上馬,準備離開。
“諸位大人慢走,一路順風。
”朱平安拱手相送。
“任何戰術都脫離不了實戰,否則便是紙上談兵,行於當行,止於當止。
給你們三天時間,三天後浙軍全軍開拔,移營駐防蘇州,不得有誤。
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
張經調轉馬頭後,又調轉過來,對朱平安說道,下令浙軍三日後移營蘇州。
朱平安聞言,不由激動的擡起頭,領命道,“遵命!
下官定不令大人失望。
”
雖然火器之道理念不合,但張總督還是給了自己一個機會,沒有將自己排斥在滅倭大局之外。
應天畢竟是陪都,相對居於內陸,周邊少有倭寇,除了上個月那夥膽大包天的倭寇襲擾了應天一次外,再無倭寇蹤跡;而且,經歷了上個月倭寇襲擾後,應天周邊提高了戒備,再有膽大包天的倭寇,也沒有機會複製上個月倭寇的“壯舉”了。
浙軍在這裡,難有施展的機會。
而,蘇州則不然,蘇州處於長江入海三角洲,相對處於沿海,周邊倭患嚴重。
是時,徐海、麻葉、陳東、北條道三等四大倭酋粗淺整合了盤踞松江府拓林川沙堡等地四萬餘倭寇後,氣焰囂張,屢屢出兵劫掠襲擾周邊,不可一世。
除盤踞在舟山瀝港的大倭酋汪直所部外,這夥倭寇是當前規模、數量最大的倭寇了。
蘇州距離這夥倭寇,不近不遠,約有一百公裡,處於倭寇襲擾的範圍。
朱平安知道,蘇州正是張經滅倭布局之中的重要一環,不次於嘉定、嘉興、吳淞等地,張經將自己調至蘇州,說明沒有將自己排斥在滅倭大局之外。
雖然對火器之道不滿,但還是給了自己一個機會。
按照張經滅倭布局,距離掀起滅倭大戰,還有一段時間,這個時候將自己調往蘇州。
希望自己在大戰之前的空窗期,經歷小規模實戰,在實戰之中檢驗火器之道,行於當行,止於當止。
可謂用心良苦。
(本章完)